在我近20多年深入走访过的1000多家制造业中,经常听到大家在这样抱怨:
1、销售部门对产品推广卓有成效,但是生产部门却没有办法如期交货,被迫给客户支付延期出货的罚金,且紧急空运物料赶货的情况屡见不鲜;
2、生产部门抱怨采购部门没有及时供应他们所需要的原料;频繁且不确定的返工返修占用了太多的资源。
3、仓库也对采购部门颇有微词:采购物料太多,对库存造成压力,囤积的某些物料数年都用不完,积压导致的物资报废数额惊人;
4、采购部门却抱怨吃力不讨好:供货商不守信用,经常推迟交期。计划部门还经常不给足够的提前期和准确的请购数量;
5、计划部门又抱怨设计部门提供的零件表数据不准确且经常变更又不及时通知,仓库部门的数据也不能信赖,所以只能凭经验请购一些物料;
6、设计部又将责任归咎于是由于客户模具订单频繁变动造成的;
7、财务部门对各部门提供上来的数据仅做参考,不以它来计算制造成本。
于是,很多企业向我寻求解决之道,而我常向他们做一个大胆的假设:
假设工厂所有的部门的管理工作都是由一个人来完成,且此人记忆力非凡,能决定或改变任何需要改变的措施,那么我们抱怨的原因(困难)是否还存在呢?
假设是不可能成立的!教育区分职能来培训人员专长的,现代企业都采取职能式的分工,形成职能式的单位,如:设计、销售、生产、采购、仓库、财务等。传统手工作业模式下,职能间唯一的沟通工具是“表单与报表”,大量的单据之间,需要人工来转抄、计算、汇总……,不仅要耗费大力的人力,更无法避免人为的疏失与时间的拖延,更严重的是数据却似乎越来越不准确和可信了,许多单位都在自己统计。
假设是有可能成立的!借助信息技术和系统整合所有的资源,建立各部门前后工作的关联性,允许企业集成主要的业务流程、共享通用的数据且分布在整个企业范围内,避免因重复输入所产生的失误,并且提成无纸化生成和跨部门访问业务信息的实时环境。
虽然,大部分的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工具,如:ERP、PLM、OA、CRM、MES都已经不陌生了。但很遗憾的是:
一边是软件公司在独立的开发各自的运用系统,彼此接口不统一,也没有行业标准,更谈不上软件公司之间必要的协作与沟通。
一边是企业缺少对信息化整体规划的人才,意识不到信息化集成的重要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家公司应用多套软件系统,各系统之间数据不同步、不共享,出现问题还是在相互抱怨,这就是信息化孤岛现象。
笔者认为,企业信息化从一开始就必需把握两大原则:
来源唯一
任何数据,只由一个部门,一位员工负责输入;
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效率、避免差错、责任明确。
实时共享
统一数据库、统一处理规则;
授权人员、共享信息;
环境变化、实时响应。决策一致、减少矛盾;
因此,承载了太多复杂动机的信息化集成失败的案例,也许可以认为是“非战之罪”。